close

    ml0002  

內在英雄一書作者Carol Pearson的寫作如果說不是讓人不敢恭維,但至少也是十分地不友善,不體貼。她不斷地給讀者精彩的訊息,一段落一段落地丟出概念而似乎是永不止息。這常會讓包含我在內的讀者感到困惑與艱辛,原因是抓不到重點。我試圖將其鬥士那一章分解成三個重點,分別是鬥士的出身、鬥士的發展階段與鬥士的歸屬。其中發展階段已於前文交代過,這裡就專注在幫忙整理出鬥士的出身與鬥士的歸屬等兩個主題。

一、   鬥士的出身

鬥士當然是出身於孤兒,因此鬥士的一個根本的議題是恐懼。流浪者面對火龍的方式是轉身離開,而鬥士則是迎向前去試圖斬殺火龍。整體社會因為對於恐懼的投射,而建構出一個極端二元對立的文化氛圍。

   鬥士便是降生在二元對立的文化氛圍裡。一個投射出諸多假想仇敵的文化,會強調力量與虛弱、優越與卑微、成功與失敗、贏家與輸家、榮耀與屈辱、獎賞與逞罰等等的對立關係。能夠打敗敵人便是力量的、優越的、成功的與應得榮耀與獎賞的贏家。虛弱的戰敗者便應該被剝奪權利而任其受苦。這已經是當代社會講究成功與榮耀的主流文化。

男性直接進入鬥士的階段而欲求獨享尊榮,女性與少數族裔的人士則是被分派到殉道者服務犧牲的角色,而只能卑下屈就。說穿了兩者都遭到犧牲,遭到了無謂恐懼投射的犧牲。男性被埋葬在奮力爭戰的沙場上,女性則是被淹沒在沒沒無聞的廚房裡。在講究尊卑與輸贏的社會裡,最終說來只有輸家,沒有贏者。造成悲劇的二元對立文化,需求鬥士的勇於超越與轉化。

二、   鬥士的歸屬

鬥士的成熟與啟智源於其他原型經驗的相佐輔助。經歷了流浪的旅程,鬥士找到自我與社群,明瞭該為誰而戰,為何而戰。有了殉道者的體驗,鬥士明瞭犧牲的真正意義與價值,而願意且能夠以犧牲來達成更高層的目標。

而鬥士真正的挑戰課題是臣服,唯有在鬥士機關算盡、戰敗力竭與承受痛苦之際,才能讓鬥士感受到更強大力量的存在與作用,鬥士學會放下自我、不再試圖展現力量而認識到自己與他人其實是相互連結的一體,在徹底洗滌了二元對立的世界觀之際,承認自己需要他人、需要大地、需要神。

   鬥士從英雄、惡棍與受害者的對立心態,轉化出英雄、英雄與英雄的共同體驗。鬥士成為一位慈悲為懷、尋求合作、消弭差異與深悉宇宙奧秘而具有戰鬥力量的魔法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張利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