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Stock_000012412496Small  

根據西方心理學裡的MBTI性格類型理論,人的個性可以在1.內向—外向;2.感官—直覺;3.思考—感覺;與4.決斷—覺知等四個向度上找出四個特徵,並進而分類成為16種性格類型。有關性格類性的問題,我們將在日後一一為大家做解釋與說明,各位可以期待理解自己的性格型態。在說明你我的性格類型是什麼之前,得先解釋為何要在親職教養的任務上討論性格類性的問題。

根據正向心理學的原理原則,父母在教養的工作上應該強調自己與孩子雙方的正向性格與優勢能力,來組織一個強調正向特質的家庭環境。父母親在經營家庭生活時,首先要注意自身的性格與能力,再進一步地專注於發覺孩子的天賦與個性,將焦點放置於發揚自己與孩子的正向性格與能力,才能在孩子的教養工作上發揮事半功倍的成效。

能夠先行認識自己的性格型態,便成為身為父母親的一件首要的工作。其主要的原因有: 

  1. 認識自己的性格類型,從而發揮該類性格在親職教育上的長處,能夠讓親職變成相對容易的一項任務,能夠如此的父母既做得輕鬆,又容易獲得正向的成就。
  2. 認識自己的性格類性,從而知道自己所需要的休養與充電方式為何,能夠讓父母親更懂得如何自我照顧與尋求幫助,回復精神與體力,精神奕奕地重回教養的現場。
  3. 認識自己的性格型態,從而預想自己在教養上較可能有疏漏之處,要適時適地的尋求支持人物的補足,讓孩子獲得更完整的照顧。
  4. 認識配偶的性格型態,從而能夠預想與理解他/她可能會有的教養行為,可以讚揚其在教養任務上的優點,並適時地補足其可能有的欠缺之處。
  5. 認識自己的性格型態,從而有能力去認識孩子的性格型態,可以預期孩子的各種需求與行為模式,鼓勵孩子發揚自己的特性,幫助孩子做自己,成為一個獨特的個體。

 「認識你自己!」人們大都知道這是在希臘德爾菲神殿門口寫的三句話中的第一句話。這裡要與大家分享其餘的兩句分別是「掂掂你的份量與斤兩」以及「審慎你所祈求的事物」。我想這三句話與父母親需要認識自己的性格這件事情是相呼應的。一是懂得認識、感謝並發揮自己的長處;二是知道自己可能有哪些不足的地方;三則是祈求欠缺的地方能夠獲得他人/外力的補足。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讓我們在家庭教養工作上能夠認識自己、配偶與孩子的個性,順著天賦優勢來努力與進展,則必然可以獲得做來輕鬆如意,結果顯著優異的最佳成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張利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