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學的「意向性」與存有學的「在世存有」(being-in-the-world)
先說說「在世存有」,這個詞如果做慣常的解釋,就又是一個會被你阿嬤認為去大學讀書是「給潦錢」的一個概念,我們本來就是生存於這個人世間、世界裡的,不是嗎?為何要鬧玄虛去用個德文,翻譯成英文、中文,來說些連「拎阿嬤」都早就已經知道的事情呢?
對於存有學的理解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情,理解泛泛,就會掉入上述的窘境裡。我強烈地懷疑且建議,要理解存有學,得先認識到德文,至少是海德格所使用的德文語詞都是動詞。例如,在理解「完形」時,要理解動詞的完形,理解為成為完形的那個動作與過程,才可能必較容易的抓到重點。如果只是去看完形(動作)之後的那個完形物(名詞),就很難確實把握完形的確切意義。
因此,理解存有學談及being這些東西更是如此。要理解「在世存在」的第一個「在」,being-in-the-world裡的「in」,便得以動詞的精神來理解,不能當成一個在什麼什麼之內的介係詞來用,不然就會講成我們活在世界「之內」,這樣的講法自然會讓你阿嬤有機會大表「本然如此、何須贅言」的態度。所以說呢,這「在世存在」的第一個「在」指的是「正在」,人們的「正在」正是他們活在這個世上,活出一個世界的基礎。至於在世存在裡的存在為和義,則有待後續的解說。
什麼是人們的「正在」?或者說人們總是「正在」著什麼呢?這個答案就得聯繫到現象學的「意向性」,人們總是正在意識意向著,而在意識意向中生成出一個世界來。因此,「在世存在」可以說是人們「以生成一個世界的方式在存活著」;我們在意識中活出一個世界來。只有當我們對意識進行反思時,「世界」之何如以及「我」之為何物等實體(substance)才「於焉降生」。
現象學的意識分析在舉例上雖然都很個人化,但現象學的意識指的前於個人的意識。換言之,不是有我—某某某存在活著,去意識這、意識那,而是先有意識,然後在意識中我們認出了有一個外在世界,有一個我,世界與我才跟著存有了起來。
我很不願意讓這個討論掉進所謂的「雞生蛋或者是蛋生雞」的問題。至少,現象學認為在「認識」的這件事情上,唯一可以有一個真切的起點就是「意識」,之後才在意識中,我們認出了世界,也認出了自己。接不接受,要不要繞在「雞生蛋、蛋生雞」的思維裡,關鍵在你。至少,我們可以說現象學是以「意識」為起點來討論知識、世界與存有的學說。說的未必是真理,卻是存有現象學的一個路數,接不接受在你。至於在言及接不接受之前,有沒有弄懂這個路數,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沒弄清楚就別望文生義而隨意述說,不然你阿嬤罵你盡是學些「給潦錢」的東西,就不關我的事了。
禪宗裡的一則有趣的故事
有旗幟迎風飛揚
素樸實在論者說:「是風吹動了旗幟」
禪師說:「是你的心跟著旗幟起動」
現象學者說:「是意識中有著旗幟在動」
現象學者認為是先有了意識,然後才有了對於是旗、是風還是心在動的辨明。
原型心理學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studyarchetype
留言列表